新京报评论:北京节水的空间有多大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4-06-20 13:32:02 浏览()次

除了呼吁提高居民节约用水之外,更要关注非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费问题。包括洗浴中心用水、园林绿化用水、机关单位用水等等。

  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200立方米,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/40,可目前北京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为210升,约为德国人均用水的1.73倍。数据显示,仅洗浴中心洗澡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8160万吨,相当于41个昆明湖。专家表示,尽管生活用水是刚性用水,但也可通过生活习惯的养成来节约用水。

  说实话,北京虽然是个极度缺水的城市,但大多市民的节水意识并不强。虽然实行阶梯水价后,用水成本加大,但这对部分收入较高者仍然缺乏约束力。而更多的人,可能在家用水比较节约,但一到浴室、游泳馆等公共场所,用水就变得大手大脚。今年南水北调工程将完工,南水进京虽能缓解一些用水压力,但考虑到不菲的成本,大家更应有节水意识。而和德国的人均用水量相比,也说明北京节水的空间还非常大。

  这首先需要加强节水教育。现在的节水教育,还未能深入人心。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在社区,节水教育都长期缺位。媒体上缺少城市水危机的公共讨论,各种节水公益广告数量不仅偏少,表现形式也大多单一。今后也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,唤起民众的危机感。

  节约用水,除了提高节水意识,还应完善城市供水体系。在国外,居民住宅往往都会配备雨水收集系统,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、冲厕、洗衣、洗车等非饮用水,但在北京,这样的雨水收集系统仍不多见,可以多做试点。再例如,中水入户,说了很多年,但具体工作的推进还需提速。

  当然,除了呼吁提高居民节约用水之外,更要关注非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费问题。包括洗浴中心用水、园林绿化用水、机关单位用水等等。

  以洗浴中心为例,其几十元一吨的水价,远高于居民用水,但许多洗浴中心收费很高,所以对水价的成本并不敏感。而园林绿化用水和政府机关用水,由于是财政买单,很难通过成本去约束,也可能滋生用水浪费。

  遏制非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费,最有效的手段是加大执法管理的力度。例如对于洗浴中心,不仅要从水价上进行调节,对于洗浴中心节水管理,也要制定更详细的行业规范。比如对于那些挥霍用水的洗浴中心,不但要给予重罚,还可在媒体上曝光谴责。

  对于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用水,则应加大信息公开,定期公布各个单位的用水数据,包括总用水量、人均用水量等。通过社会的监督,促进这些单位改善节水工作。

  对于园林绿化用水,在加强总量控制同时,也要想办法开源节流。如学习国外,为绿地配建地下蓄水池,蓄积雨水用于绿化。另外,在北京这样的干旱性城市,应减少种植高耗水的常绿草坪。

  北京人均用水高出发达国家那么多,这样的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,我们需要让水危机成为全民共识,激发公众参与节水的热情,同时,我们更要对供水用水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调查分析,全面建立起节水的制度保障机制。

  □新京报评论员 于平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