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盘锦:“生态立市”共创绿色福祉
作者: 来源: 中国环保协会发布时间:2023-05-17 00:57:46 浏览()次

近日,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发出“湿地守护星”招募令,邀请有理想、有担当的青年人加入“湿地守护星”活动,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,守护“地球之肾”,号召青年人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盘锦位于辽宁省中部、渤海最北端,是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,辽宁母亲河—辽河以及大辽河、大凌河三条河流在此入海,河海交汇的地理betway最新版下载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荡,孕育了“天下奇观”红海滩,被誉为中国“湿地之都”“丹顶鹤之乡”和“鱼米之乡”。

盘锦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、最广阔、保护最完整的湿地,包括芦苇沼泽、浅海海域、河流和库塘、水稻田、养殖池塘等湿地类型。根据2010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调查统计,除水稻田外,全市分布各类湿地24.96万公顷,城市湿地率为60.84%,其中自然湿地面积21.65万公顷,占湿地面积的86.74%;人工湿地3.31万公顷,占湿地面积13.26%。

盘锦湿地内分布各类野生动物477种,仅鸟类304种,有丹顶鹤、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,灰鹤、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4种。盘锦地处东亚-澳大利亚西亚迁飞路线上,每年迁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鸟超过一百万只,是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,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、自然繁殖的最南限和越冬的最北限,是丹顶鹤大陆种群北迁的最重要和最集中停歇地,2022年越冬种群达94只。

盘锦湿地包括芦苇沼泽、浅海海域、河流和库塘、水稻田、养殖池塘等湿地类型。

2018年盘锦打响“退养还湿”攻坚战,先后拆除养殖设施池塘580个等,恢复湿地8.59万亩,恢复自然岸线15.7公里,造就了全国最大“退养还湿”单体工程,有效维护了辽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。

盘锦湿地是丹顶鹤种群的最重要栖息地之一。

盘锦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,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始终坚持“生态立市”发展战略,把湿地保护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任务来抓,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,走“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”之路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湿地与城市共生、共兴、共融。

持续开展湿地监测,开展鸟类监测,自2010年起持续开展保护区水鸟和黑嘴鸥繁殖种群监测,与湿地国际-中国项目办、国际鹤类基金会开展了黄渤海生态区、东北、华北鹤鹳类迁徙种群监测,编印了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年度报告;建立湿地生态监测站,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,开展了湿地生态系统监测,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,编印了《盘锦湿地生态监测年报》;

盘锦将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、鸟类栖息地、西太平洋斑海豹产仔地等划入辽河口国家公园范围,规划总面积17.05万公顷,对湿地资源最核心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全封闭管理,对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、繁殖地进行重点监控,初步建立了“空天地人”一体化监测管理体系。通过划建多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,湿地保护面积不断扩大。规划创建的辽河口国家公园总面积17.05万公顷,盘锦域内划建面积13.88万公顷,占规划面积的81.41%。

全市鸟类由2010年的283种增加至现在的304种;黑嘴鸥繁殖种群由1992年的1200只增加到2022年的11696只,成为国内濒危物种保护最成功的案例之一,南小河黑嘴鸥繁殖地保持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种群繁殖地;2016年以来,人工繁育丹顶鹤272只,为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和野外种群复壮奠定了基础;丹顶鹤越冬种群由2014年的5只增加到2022年的94只,为历史记录以来在盘越冬的最大种群。

绿苇红滩不断扩展,鱼虾洄游繁殖,成群的鸟儿在此栖息觅食,湿地的生态功能全面重启,辽河口湿地再次充满勃勃生机。

2022年6月,盘锦成功入选“国际湿地城市”,盘锦作为黄渤海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成为中国黄(渤)海候鸟栖息地(第二期)申遗的重要点位之一,是全球betway最新版下载基金(GEF)第七期项目的重要项目点。


Baidu
map